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步入可持續發展期 |
點擊次數:3946 發布時間:2013-5-3 16:41:06 作者:中國工程機械品牌網 |
工程機械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十年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在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產銷量雙雙躍居世界第一,綜合實力迅速增強,國際競爭力和產業地位大大提升。
提升品牌和技術實力 當前,國內品牌與國外品牌相比在用戶心中的認可度還有一定的差距,國外一些企業的產品、品牌在國際國內有穩定的市場地位和忠實用戶。“用戶有自己衡量產品質量的尺度,質量長期穩定、可靠性、性價比高的品牌,在市場上的認可程度也就高。盡管國外產品價格高一些,但無論市場如何發展,始終銷售比較穩定。而國內企業在這方面就有明顯不足,需要加倍努力。”呂瑩說,今后,行業高速增長的條件和快速擴張的空間很難再出現,但行業發展潛力還有,這就要求用戶在提高產品質量、性能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多下功夫。
春江水暖鴨先知 “這些企業在發展上不僅有戰略眼光,而且還對自身及行業的發展有很深的認識,”呂瑩說。他建議,在當前市場發展環境不是很穩定的情況下,每個企業都要盡快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及時制定出新形勢下的發展戰略,尤其是在提高產品質量和性價比上更要下大功夫。
規范市場競爭 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底,這個時段的工程機械行業調整期,對行業發展來說也是好事,讓整個行業都能認真思考怎樣去面對不利局面,怎么苦練內功,良性發展的問題。目前,國家穩增長政策拉動效果正在逐漸顯現,2013年的行業整體形勢看好。當然,行業要恢復到2011年以前的水平還是很難。但正如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所判斷的,總體來說,未來20年,行業還會有好的發展前景;行業將會繼續穩步發展,大起大落的現象將會很少出現。
推進可持續發展 “只有把這十年來快速增長期積累的這些問題都消化掉,企業發展才會穩定,才能真正過渡到可持續發展階段。”呂瑩表示。目前,中國工程機械在改變世界工程機械產業格局的同時,也在努力改變當前行業自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行業發展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呂瑩看來,提高國內企業對高、精、尖產品的生產能力也是其中需要努力的一個方向。以大型工程機械為例,由于其制造技術復雜、制造難度大、生產批量小、價值大、經營風險大,在國家“十五”規劃出臺前,很多工程機械企業都無力涉足。因為國家大型基礎設施,石化、冶金、電力等建設項目需要,國家“十一五”規劃中確立了著力研發國家急需的大型施工機械裝備的發展目標。
在國家一系列產業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扶持下,一批重點骨干企業目前已能制造國際市場上常見的26種工程機械產品,其質量不輸于外國產品。其中,大型履帶起重機、全路面起重機、大型推土機、大型混凝土泵車、攤鋪機等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可喜的是,工程機械行業以及相關上游行業正在做出前所未有的努力,部分高端配套產品的研發、試制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政府部門也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支持,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的工程機械高端液壓元件及系統產業化協同工作平臺已經開始運轉。相信不久的將來,工程機械關鍵配套件不僅可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還可以向國外企業提供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產品。屆時,工程機械行業的強國之夢也將不再是一個夢想。 |
上一條:臥龍電氣煙臺變壓器深入營銷體系改革 | 返回 |
下一條:建筑材料行業:邊際供需差異致價格分化,精選優勢區域 |